王忠民:事前用好垃圾债、事中用好优先股、事后用好破产保护,

2018-07-08 15:30:35
张楠
关注
2018-07-08

建议还是用市场自身的逻辑、自身的工具、自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
7月8日,在“2018青岛·中国财富论坛 ”上,原社保基金理事长王忠民阐述了自己对市场化去杠杆的逻辑。


1531120716(1).png


以下为摘要实录:


在他看来,近几年去杠杆措施产生诸多成效,目前来看金融杠杆率与实体杠杆率都有大幅下降,金融杠杆资产进入重估。

但是也有一些经济问题不容忽视。比如,当社会缺少货币,而进行货币投放时,基于此前的监管和去杠杆逻辑,信用端口出现货币传递不出去的情况。


“因为原来的传递通道可能被禁止、被缩小、被限制,新的通道当中,需要钱的部分又没有信用支撑,”王忠民认为,实际表现出典型的“有货币之水,没信用之流”,传导不对。


从债的角度,他观察到,市场当中存在一个现象,信用债违约多发,在这样的时点上,影响到企业信用债的发行环境。另外,国有企业、地方企业也面临兑付问题。


从股的角度,他认为股东按照过去的股价水平,将股权全部抵押出去,抵押率可能不足30%、40%,有的甚至只是8%,9%。此时如果股价下跌需要补仓,按照什么逻辑补仓,才足以保证股权不被收走?


在他看来,由于去杠杆风险突然暴露,金融机构面临着自身风险如何管理、如何规避的问题。对于这些问题,解决的方式一种是果断、迅速、一刀切的方法;另一种就是利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解决。

市场化去杠杆有什么逻辑?王忠民认为,实际上杠杆不仅可以去,还可以重新定价、交易,让杠杆成为市场的函数曲线发展。


具体而言,他的建议包括事先、事中、事后三个方面。


首先,在最初阶段将风险提前交换出去,比如通过发展期货市场。“在买入的时候就挂单卖出,只赚取市场的差额就够了,因为长期来看谁都把握不了市场。”王忠民认为,这才是能够转移风险的市场机制。


其次,从事中角度看,债务和股权方面有两大工具都曾长期被“弃而不用”。债务方面,有一个特别的品种是高收益债,又叫垃圾债。收益高,但违约风险高,所以定价也高。越垃圾、风险越高,那么就必须收益越高,才能卖得出去。


“去杠杆,一定是大幅提高风险溢价,才会有新的市场进入者愿意来接。如果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浮动一定的小幅度,那就没有人进去。所谓债务去杠杆,一定是市场停滞。”王忠民分析,停滞意味着,企业不能继续维持现金流运行。


股权方面,这一工具是“优先股”。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,赚钱的人持有的就是优先股。“当股权高比例质押出去时,每跌10%都要补仓,此时若没有钱补仓,股权就可能被债权人收购。”他分析,当市场出现意外干扰时,比如近期全市场受到干扰,股、债、汇出现下跌,那触及平仓的就需要补仓。


与之相对,优先股是可以在一级市场获得资本补充的工具。王忠民说,相比于巴菲特曾在市场下跌中买入了高盛的优先股,他自己非常后悔为何在上次危机中,花旗银行跌破1美元时没有用优先股去进行收购?


但有些遗憾的是,优先股市场至今发展仍不充分。“我们上次用优先股的时候,用成了债券。我们将优先股用成了一个公开市场当中的大众的交易产品,而没有用在一个救市、救股权的风险处置当中。”王忠民说。


最后,从事后的角度,需要完善的是破产保护。就目前来看,企业想要破产依然是很困难的,因为债权、股权都受到牵制,没有办法形成现金流。


在王忠民看来,企业是可以进行破产保护的。破产保护,可以看做是一个企业背后所有的生产要素和所有金融要素,原来契约当中杠杆要求和所有契约双方的对赌。若可以如此,企业家不会等到资不抵债,而是基于对职工、资本、土地、股权和债权人的责任,而选择将企业解体。


“我们今天确实面临不得不去杠杆的问题,不得不去扫除我们发展当中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,”王忠民说,建议还是用市场自身的逻辑、自身的工具、自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

点赞
收藏
参与评论
全部评论

0条评论

    暂时没有人评论

张楠
262文章
·
0评论
·
3粉丝
行至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
个人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