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涛:金融科技时代当下的三个结论

2017-04-24 13:40:21
李利军
关注
2017-04-24

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说,“处在一个大时代过程中的个人,往往看不清这个时代的趋势和精彩”。

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近日在北京成立。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、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在会议现场表示,顺应潮流,并不意味着会做的很好,但逆潮流终将被淘汰。热情而理性、勇于探索而坚守底线、国际视野加本土特色,是我们参与金融科技浪潮的“合理姿势”。


WechatIMG50.jpeg

杨涛


而且发展金融科技肩负使命,也是为了改变金融发展中的各种扭曲,实现新金融技术与制度的优化组合。


目前从全球来看,杨涛认为,关于金融科技有几个结论可以总结:一是金融科技的热潮在全球涌现,而且近几年快速增长;二是由于种种原因,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科技应用并未如我们想象中那样普及,我们仍处于同样的起跑线;三是中国之所以成为“弄潮儿”,可能是资本驱动、电商经济扩张、监管宽容等因素所致。


以下为期发言全文:


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,在历史上从未如今天这样,得到公众热烈的迷恋与追捧。或许这一是由于无论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企业和个人,都充分感受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;二是因为技术进步也似乎逐渐脱离“摩尔定律”的束缚,从量变向质变进行飞跃;三是源于在高速信息化的社会中,众多潜在的矛盾与顽疾都更加突出,人们期望技术能够改变经济社会中的诸多“百慕大三角”领域。


谷歌的首席经济学家哈尔·范里安,也是一位研究微观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著名学者,近期指出计算机和新技术可以从五个方面影响经济活动,包括:数据收集与分析、个性化与定制化、试验与持续改善、合同管理创新、协调与沟通。


我们认为,金融作为经济活动的“血液”,也同样面临这些技术带来的新挑战。例如,面对大数据和小数据,金融活动如何管理和发掘数据的价值,使之改善现实金融活动效率与经营业绩;更加低成本、便捷、安全、智能地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,而不仅是“冷冰冰”的金融产品“流水线”;充分利用线上系统迭代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,不断优化金融运行的内在“升级”能力;通过大数据加区块链的分布式技术演进,真正解决信息的互联互通,以及信用合约的智能化,提升金融交易的效率;减少金融活动中的沟通、协调、交易成本,改变原有金融产业链的分工模式,使得“令人生畏”的金融巨头不再那样“难以触及”。


在全球金融科技浪潮之中,中国也历史罕见地成为领航者之一。据花旗银行的2016年研究报告显示,在2010年到2015年期间,全球在金融科技上的投资,从18亿美元暴涨至190亿美元,但截至2016年,在美国,有超过50%的小银行或是信用社,尚未和任何金融科技企业接触。英国金融科技公司协会Innovate Finance发布了报告,认为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投资总额超过170亿美元,中国约77亿美元。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日前也发表题为《金融科技,中国成为领导者》的文章点赞。


所有这些使我们得出几个结论:一是金融科技的热潮在全球涌现,而且近几年快速增长;二是由于种种原因,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科技应用并未如我们想象中那样普及,我们仍处于同样的起跑线;三是中国之所以成为“弄潮儿”,可能是资本驱动、电商经济扩张、监管宽容等因素所致。


此时的中国金融科技创新,就面临“向左走、向右走”的抉择,也是为了避免“赢在起点、输在终点”。我们不需要“风口的飞猪”,因为摔下来会很惨,而是矫健的猎豹;也不需要“弯道超车”,因为弯道失事的概率很高,而是在直道上提升“加速度”。简单而言,我们的金融科技创新要真正成为全球金融变革中的“常青树”,除了已有优势,更需要激发两方面驱动力。一是真正推动科技创新水平,提升技术对于金融活动的正效应;二是改善技术所伴随的金融制度规则,使之更公开、透明、高效、安全、便捷、共赢。


金融科技的使命,也是为了改变金融发展中的各种扭曲,实现新金融技术与制度的优化组合。如:只讲赚钱不讲道德,会带来资本狂热的恶果;只讲道德不讲赚钱,则会有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严重扭曲;打着道德旗号为了赚钱,会造成更多市场伦理的分裂。有鉴于此,金融科技的根本作用,是通过使金融“走下神坛”,以开放、融合、共赢,改变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分工模式。虽然它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但在有效引导下,完全能为解决原有难题提供全新路径。我们一方面认为不管对金融科技的内涵有多少争议,其确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,需要考虑潜在不确定性与新风险来源;另一方面,也不要夸大其对于金融稳定与安全的负面冲击,毕竟最大的风险来源还是在原有的金融部门“主干”上。整体上看,金融科技浪潮肯定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因素与进步效果。当然,最终衡量金融科技变革成功与否的标准,不是让谁赚了多少钱、也不是无原则地降低门槛,而是能否弥补短板、改进社会福利、增加就业等现代化社会发展目标。


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说,“处在一个大时代过程中的个人,往往看不清这个时代的趋势和精彩”。顺应潮流,并不意味着会做的很好,但逆潮流终将被淘汰。热情而理性、勇于探索而坚守底线、国际视野加本土特色,这些都是我们参与金融科技浪潮的“合理姿势”。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原则而发起,虽说“行百里者半于九十”,这一领域也有许多尝试者,多数在发展中都面临众多难题。但是,在各方精英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有信心以学术研究、信息传递、资源对接为抓手,以人的跨学科、跨领域、跨界交流为主线索,聚焦金融科技的理论、政策、技术、业务等,建设成为服务监管、政策、金融机构、科技企业、投资者与公众的新型智库平台。


点赞
收藏
参与评论
全部评论

0条评论

    暂时没有人评论

李利军
224文章
·
1评论
·
19粉丝
聊聊,wechat:fibreguy
个人主页